關節炎|膝頭僵硬疼痛 患退化性關節炎?
年紀大膝頭亦會多病痛,如膝關節僵硬疼痛、腫大變形、活動發出聲響,繼而影響活動功能,就要留意是否患上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可以分為實證及虛證,中醫多以中藥、針灸及手法治療,患者亦應改變日常生活習慣,減膝關節負荷。
註冊中醫師謝栢妍稱,長者較易患上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在長期受力及摩擦而勞損,關節軟骨退化磨損變薄,可能會形成骨刺,或使關節變形失去彈性而產生關節疼痛、僵硬,影響活動功能。
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的症狀
- 關節疼痛或腫脹,尤其是過度活動時或上下樓梯、久坐站起來時會更痛
- 關節僵硬,活動一段時間後疼痛或僵硬感會減少,晚上時疼痛會加重
- 膝關節活動時可能會出現響聲
- 關節變形及攣縮,導致關節無法伸直
- 因疼痛減少活動導致大腿肌肉萎縮
長者風險較高
有研究顯示,50歲以上患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為約10%,70歲以上更有40%。謝栢妍指,「尤其女性在更年期後,由於荷爾蒙變化,骨質流失速度加快,骨頭耐力差,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亦會相對增加。」
退化性關節炎屬於痹症,可分為虛證及實證,虛證患者多因肝腎虧虛、陽虛、氣血虛弱而見;實證則因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或外傷血瘀阻滯而見。謝栢妍解釋,因臟腑氣血、精神等生理功能自然衰退,故長者發病多見以虛證或本虛標實的情況為主,因體質虛弱,氣血不足以濡養筋脈,「不榮則痛」;或因虛更易感受外邪,流注經絡關節,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而發。
個體化治療
中醫在治療上,會針對病人的情況使用中藥、針灸及手法治療。中藥上多以補肝腎、強筋骨為治療方向,常用處方包括獨活寄生湯及金匱腎氣丸,同時亦會針對病人的症狀及舌脈作個體化治療。而針灸則會以經絡及臟腑理論,配合現代解剖知識,透過針刺、拔罐及艾灸等方法疏通膝部氣血,滋養臟腑,以改善患處活動度及減低疼痛程度為目標。
改變生活習慣
除了接受治療外,患者亦要改變生活習慣,以保護膝關節。謝栢妍提醒,「患者應盡量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例如盤腿坐及坐矮凳等;避免行樓梯及行斜坡,需要時可使用合適高度的拐杖,減低關節負荷。」另外,患者亦要保持適度運動,例如游水、太極、氣功等低強度運動,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及控制體重,減輕膝頭負擔。
按摩穴位助修復
謝栢妍推介常用治療膝關節痛的穴位:
膝眼穴
陽陵泉
委中穴
每日可按摩穴位一至兩次,每次一分鐘,按至有痠脹感即可。另用暖水袋暖敷患膝,可改善膝關節氣血循環,加速修復受傷經筋絡脈及改善關節功能。」
謝栢妍
肌少症
我除轉介病人給營養師,請他們幫忙跟進病人的飲食營養、體重管理問題外,亦包括如何增加肌肉質量,以預防及治療「肌少症(Sarcopenia)」。我們以往對肌少症這個課題不太重視,然而,這個問題普遍存在。維持良好的肌肉質量可以避免因體力衰弱跌倒而骨折,良好的活動能力可以減少患上骨質疏鬆症及肺炎的風險。
診斷肌少症除了臨床評估外,按國際標準,可以用簡單儀器來量度手握力,透過DXA骨骼檢查儀器來量度肌肉質量。成年人體的肌肉約佔整體體重的40%;隨年紀增長,各項器官生理功能逐漸下降。30歲過後肌肉開始每年流失;40歲之後,平均每10年肌肉質量減少8%;50歲後,特別是女性更年期後的流失速度更快;70歲後,每10年減少15%。有研究指出,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人士,肌肉減少症的患病率為9%;而年過80歲長者,患病率更可高達五成。
若肌肉組織減少和身體肥胖同時發生,稱為肌少症肥胖。患肌肉減少性肥胖的長者比只患肌少症的長者,更容易患上新陳代謝綜合症。
針對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善和增加肌肉質量,搭配適當的運動訓練。長者比起中壯年人更需要蛋白質,腎功能正常的長者建議每天攝取量為「1至1.2克蛋白質/每公斤體重」。即體重60公斤,每天需要攝取60克至72克蛋白質。與帶氧運動比較,抗阻力訓練對增加骨骼肌的質量有較好的效果。
維生素D對骨骼肌的正常發展,以及優化肌肉的力量和表現甚為重要。長者的維生素D普遍不足,與患上肌肉減少症的風險較高有關。雖然某程度的骨骼肌質量和力量的流失是老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面對人口老化,我們更需要確保長者有良好的營養,營養師在這方面的參與非常重要。
蔡曉陽
不同運動可拉傷腰部
「閃腰」是急性發作的下背痛,是幾乎每個運動受傷人士都遇過的腰背疼痛,有時甚至伸展背部肌肉時突然痙攣一動就痛,只有休息或躺下才好些。閃腰常常發生在多種運動中,例如排球救球或籃球上籃時扭到,之後就無法動彈,或舉重、體操在身體使勁負重扭轉時,聽到啪一聲疼痛得要命;或是騎完自行車、跑完馬拉松之後,躺下睡覺時背痛得好像快斷掉一樣。腰部「肌肉韌帶急性扭傷拉傷」是因運動弄傷腰椎最常見原因,大約佔70%。急性腰背痛常是背肌的保護性收縮,避免深層組織受到進一步傷害。
另一閃腰成因是「椎間盤微小環狀撕裂傷」。椎間盤上承下接兩節脊椎,可吸收震盪衝擊力。如果突然超出負荷,例如突然舉重、排球跳起轉側身殺球,或過度使用像是長時間騎自行車彎曲腰部,椎間盤周邊纖維層可能會出現微小撕裂,發炎刺激附近脊髓與神經產生類似坐骨神經痛和局部急性收縮性背痛。此時磁力共振檢查(MRI)可能不會有發現,因撕裂傷可能很小,只有在旋轉身體變換姿態時才會痛。若放射狀麻痛到下肢又出現腿腳肌肉無力萎縮,可能是椎間盤破裂壓迫神經造成。
「小面關節」是一節一節的脊椎之間上下相接形成的關節,與椎間盤一樣是屬於承受人體重量的組織。「小面關節扭傷」會造成單側背痛,特別是挺腰時同時轉腰就會引發疼痛,較少有神經痛感覺傳動至腿腳部。通常是未充分暖身,讓脊椎附近韌帶肌腱回復彈性延展性,就突然使力造成小面關節磨損夾擊。
治療方面,急性期可使用冰敷、超聲波治療及激光治療,消炎止痛作用顯著。如關節活動情況許可,加上脊醫手法治療改善受傷後腰椎排列,加快康復。
伍兆聰